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

台21線舊路(信義鄉:丹吉娜~栓兒)

台21新中橫公路最南端的舊路與莫拉克颱風有很大關連,路基毀損之後才有的單及娜橋,還有路基毀損之後些微改道的栓兒明隧道,其中後者還以高聳的貨櫃搭建起來的便道曾經上過新聞。



單及娜橋



原本此處只有小型橋樑(名稱未知)通過且路基較低,莫拉克颱風之後路基損毀,復健後橋樑加長且路基加高。

以下為工程資料:(義力營造)

莫拉克風災
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六日至十日,台灣遭受莫拉克颱風侵襲,創下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。義力一肩扛起世紀風災的重責,儘速搶通新中橫公路(台21線),誓言以台灣人堅強的生命力,找回屬於這片土地的美麗樂章。

工程特色
莫拉克颱風為98年中央氣象局發布警報之第2個襲台的颱風,所帶來之豪大雨引發洪水及土石流,致使中、南部受創嚴重。由於上游大量土石流傾洩而使台21線受損,尤其122.6K路最為嚴重。本工程利用路線下方空間為基礎拓展工作面,其次以貨櫃加勁工法,將貨櫃層層疊砌,並於下邊坡於貨櫃內部施作低壓灌漿並加地錨及防護版加以保護;經專業考量現況,採明隧道方式穿越烏乾溪段以進行該路基缺口復建。

◆98年莫拉克颱風災害─台21線103k+330~103k+885暨126k+755~126k+945路基缺口復建工程
金額:195,312,394元
工程內容:
(1)103k: 香蕉園橋,四跨鋼結構箱型梁橋,橋長195公尺,寬度10公尺。
(2)126k:SRC版橋,寬度12M,長度13.4M。
(3)地理位置: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沿和社溪興建。

◆新中橫公路台21線─台21線111k+870~112k+450路基缺口復建工程
金額:193,365,127元
工程內容:
(1)單及娜橋,三跨連續鋼箱型梁橋,橋長170M,寬度10M。
(2)地理位置: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跨越頭坑溪。

◆98年莫拉克颱風災害─台21線122k+015~122K+141暨122K+400~122K+940路基缺口復建工程
金額:201,169,624元
工程內容:
(1)下邊坡護坡:面積3,106M2。
(2)明隧道工程:明隧道一座長度124.16M。
(3)地理位置: 栓兒明隧道,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跨越烏乾溪,串聯日月潭東埔溫泉及阿里山,海拔1,570公尺。



栓兒明隧道過去是一個有水源經過的平台,早上布農族居民上山打獵時,會把小孩綁在平台的樹幹,並留一些乾糧,打獵完再把小孩帶回,後來很多戶人家這樣做,就把那地方叫做栓兒,栓兒也變成一處小孩的遊憩地。而吉(及)娜在原住民話意為母親,單吉娜是指從前有一位單親的母親帶了3個小孩,在當地獨自開墾、生活,並把3個小孩撫養長大,後人為了彰顯這位偉大母親的事蹟,把她開墾居住的地方叫做單吉娜。

資料來源:公共工程電子報

栓兒明隧道



栓兒明隧道興建之前原本就有一座沒有名稱的名隧道,莫拉克颱風之後明隧道南側路基消失,形成數十公尺深的峽谷,當時公路總局使用了貨櫃屋堆疊技術暫時解決此問題,等到2011年土石比較穩固後,貨櫃屋才拿掉,在原址上方重新建造了一座明隧道,取名為栓兒明隧道,完工於2012年12月。







明隧道下方現在仍可看到舊的明隧道,至於當時貨櫃屋所在位址正在現在的明隧道下方。



舊的明隧道








現在舊隧道是不可進入的。

至於當時的貨櫃屋堆疊照片,請看本新聞:



上傳日期:2010年6月19日
莫拉克風災發生超過十個月,但還是有些重災區路段受創嚴重,沒辦法完全恢復,南投台21線的烏乾溪路段嚴重掏空,深度達52公尺,這麼高的落差,回填搶修相當困難,不過工程人員想出了一個貨櫃工法,奇蹟的只花了15天就讓道路再度通行,讓日本朋友前來台灣取經。

這是88風災前南投縣台21線、122公里的烏乾溪路段,而這是88風災後的模樣,路基整個掏空,比起原來的路基基線,掏空深度達到52公尺之多,不過短短15天就能讓車子再度通行,訣竅就在於道路下方這一層層堆疊、代替原路基土石的貨櫃。

公路局信義工務段長 汪令堯:「當時到這個地點的時候,我們發現這個路段是我們最艱難的部分,它上邊坡的話持續還在坍落塊石,塊石持續在崩落,那整個坍方土跟塊石大概將近2萬方的土,如果用回填的方式,以當時的話也沒那麼多土,它的坡面坡腳安全度也是很有限,我們集思廣義,就想出這個貨櫃工法。」

所謂的貨櫃工法,原理就是以加勁型鋼貫穿貨櫃中心打入邊坡土石內,而後再回填土石到貨櫃裡 增加貨櫃的重量、防止貨櫃不受壓力滑動,再按照同樣方式將貨櫃一層層交疊,交疊的方式以樓梯的T狀來堆疊,如此當洪水一來,就能分散水的沖擊力。

公路局信義工務段長 汪令堯:「這T狀它表要有消能,只要洪水下來它會消能,不要讓洪水垂直下來,攻擊我們下邊坡,我們下邊坡是比較軟弱的砌石基礎,交疊的作用,應力一分散,如果其中有一個貨櫃產生懸空或掏空,它(洪水)的應力會分散掉,不會產生整體的大型坍方。」

減輕每次大雨洪水沖擊的壓力,烏乾溪台21線的這個貨櫃工法路段總共堆疊的13層、一共230個貨櫃的牆面路基,還採以圓弧拱形的配置,如此側向的力量進來,就能夠產生分力,分散側向來的壓力。

公路局信義工務長 汪令堯:「拱形的話,我們的水流下來,它的滲流力進來的話,會產生分力分到我們兩旁來,兩旁我們都是岩盤,產生反向力阻擋,整個應力給它分散。」

每個步驟、每道工法設計都經過嚴密的力學精算,將災難發生後的臨時緊急應變道路工法發揮到最極致。

公路局信義工務段長 汪令堯:「我們這個工程並不是說隨意亂做的便道,整個施作過程都是經過安全應力分析,但是你要有適度的安全,你如果小雨,一個20公釐的小雨,或者1百2百3百公釐雨就壞掉,老百姓沒有辦法接受,你看我們經過去年最大3百公釐的豪雨也沒有問題,表示我們所考慮進去的所有力學原理有發揮作用。」

講求效率也要顧及安全性,不過應變道路的強度畢竟還是不能和原路的鋼筋混凝土相比,隨時觀測氣象狀況,遵照相關單位的指揮和指示,在有安全顧慮時,避免行走山區易坍方道路,才能保障自身安全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